设为首页收藏本站PLC编程入门

工业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搜索
热搜: 接触器
查看: 17627|回复: 48

电工最常见电路_自耦降压_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 2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工最常见电路_自耦降压_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常见电路_自耦降压_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常见电路_自耦降压_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

       上图是交流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自动切换控制电路(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也是电工最常见电路之一,自动切换靠时间继电器KT完成,用时间继电器切换能可靠地完成由启动到运行的转换过程,不会造成启动时间的长短不一的情况,也不会因启动时间长造成烧毁自耦变压器事故     
控制过程如下:      
1、合上空气开关QF接通三相电源。
      
2、按启动按钮SB2交流接触器KM1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其主触头闭合,将自耦变压器线圈接成星形,与此同时由于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得接触器KM2线圈通电吸合,KM2的主触头闭合由自耦变压器的低压低压抽头(例如65%)将三相电压的65%接入电动。


3、KM1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通电,并按已整定好的时间开始计时,当时间到达后,KT的延时常开触点闭合,使中间继电器KA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

   
4、由于KA线圈通电,其常闭触点断开使KM1线圈断电,KM1常开触点全部释放,主触头断开,使自耦变压器线圈封星端打开;同时 KM2线圈断电,其主触头断开,切断自耦变压器电源。KA的常闭触点闭合,通过KM1已经复位的常闭触点,使KM3线圈得电吸合,KM3主触头接通电动机在全压下运行。

5、KM1的常开触点断开也使时间继电器KT线圈断电,其延时闭合触点释放,也保证了在电动机启动任务完成后,使时间继电器KT可处于断电状态。

     
6、欲停车时,可按SB1则控制回路全部断电,电动机切除电源而停转。

7、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由热继电器FR完成.






欢迎朋友来到工业之家,更多工业方面信息可到群内交流。
发表于 2022-4-5 13: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耦降压启动.png
上图KC就是继电器KA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

回帖

169

积分

电工入门

Rank: 1

积分
169
发表于 2015-7-4 06: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图纸和说明后,发现一个问题:中间继电器KC始终同KM3通电并肩战斗。从图纸上看,KC自锁后,没有什么解开,KT停电也解不了它的自锁,KM3最后是要接替前面两个接触器引入三相电入电机进行工作,除非人工或是过热停机。我不知道分析的对不对。希望有人指点。

0

主题

564

回帖

7592

积分

高级电工

Rank: 6Rank: 6

积分
7592
发表于 2014-9-11 22: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到KA,只看到KC

0

主题

17

回帖

240

积分

电工入门

Rank: 1

积分
240
发表于 2014-6-10 11: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复杂,慢慢研究。

0

主题

7

回帖

108

积分

电工入门

Rank: 1

积分
108
发表于 2014-6-13 09: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麻烦楼主,帮忙提供下把电机的过载保护的热继电器换成综合电机保护器的线路图。

3

主题

23

回帖

194

积分

电工入门

Rank: 1

积分
194
发表于 2014-7-20 1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搞不懂那个自藕变压器的原理

0

主题

58

回帖

540

积分

初级新手

Rank: 3Rank: 3

积分
540
发表于 2014-11-10 16: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强哥,KC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匿名  发表于 2014-11-15 20:16:47
丰铁立式注塑机 发表于 2014-11-10 16:10
请问强哥,KC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图不是他的,KC应该是KA中间继电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PLC编程入门|电工基础知识_电工最常见电路_电工学习网_工业之家电工技术培训论坛 ( 蜀ICP备2023017387号-1 )  

GMT+8, 2024-4-20 02:28 , Processed in 0.153630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