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PLC编程入门

工业之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简单一步 , 微信登陆

搜索
热搜: 接触器
查看: 616|回复: 0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挂靠,到底富了谁?

[复制链接]

26

主题

77

回帖

919

积分

初级新手

Rank: 3Rank: 3

积分
919

爱心捐助最佳新人活跃会员

QQ
发表于 2016-4-8 10: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注册电气工程师挂靠价格  2011年以前约为5万一年,2011年开始强制实施注册电气执业制度,证书挂靠价格开始了飞涨,2013年达到巅峰,供配电15万一年,发输变电20-25万一年,这哪里是证书,简直就是一台日夜工作的印钞机,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的“知识改变命运”正在上演。
  前世今生时间回到2005年,这一年为了应对国外公司进入中国,起到技术堡垒作用,国家决定在设计领域实施注册制度,规范设计责任制,通俗的说:“任何一个工程乃至一张图纸都能找到一个负责人,他就是相应的各类注册师”
  应该说出发点和初衷都是好的,全国注册工程师电气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一定没有想到在过后的十年中,他们一手打造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诞生了诸多乱象。
  2005年由于是第一年开始实施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制度,试卷制作时间较紧张,应该采取了“考核”的方式来进行认定,考核报名人数约8000多人,通过6000多人,通过率75%。
  真正的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从2006年开始,考试时间固定位9月的第一个周末,分为基础考试和专业考试,基础考试通过后才允许参加专业考试。
  直到2009年以前,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参加考试的基本为设计院员工,考试的相关信息资料少之又少,各省参加考试人数在三位数左右。
  2、渐入佳境
  时间到了2010年,很多电力人发现了注册电气工程师这个奇怪的考试,考试通过以后可以把证书挂靠给外单位,什么也不用干每年有5万甚至十万的收入,这哪里是证书,明明是一台日夜公众的印钞机嘛!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考试人数开始逐渐上升,考生来源不再仅限于电力设计人员,电力专业研究生,供电局员工,大学老师等等都开始考注电。
  莫言在《红高粱》里面写道“性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动力”,其实,“钱才是推动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前进的动力”。
  
  3、群魔乱舞
  2014年全国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考试人数达到了3万2千人,参加专业考生人数为5600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再也不是一个省只有几百人报考的那个小众考试,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个考试考过了就可以拿钱,而且是几十万。
  国家也发现了这个危险的苗头,从2014年开始将注册工程师考试改革提上了日程,一方面严格控制考考生人数,查社保杜绝虚假报名;另一方面讨论注册执业制度的合理性,从根源上杜绝挂靠乱象。
  4、到底富了谁?
  1、考生
  考生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当然,是考试通过的考生,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的难度并不大,和高考,司法考试等等相比应该说难度很低。通过考试,挂靠证书每年拿十多万,考试难道不是最大的赢家?
  2、资料贩子
  前面说了,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难度并不大,为什么通过率很低?一方面是工作后的考试不比在学校全心读书,白天工作晚上看书,实在是效率低下精力不够。另一方面是复习方法不对,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职业资格考试,并非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对知识点的要求是广而不是精,并且,考试是有题库的,往年真题官方并不公开,2013年以前市面上也无公开真题出版物,真题的重复率甚至可以达到50%~60%,因此有一批人看准了这个市场开始售卖往年真题,另外还有建设部培训视频贩卖等等,到后来甚至有考点速查手册出售。
  应该说,这些资料帮助了很多考生通过了考生,购买这些资料帮助考生减少了考生难度,相对没购买资料的考生无形之中通过考生的可能性小了许多,考生要做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更是比拼资料的收集和舍得投资。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是一场只有赢家没有输家的盛宴,是中国特定国情下特定时间下的一场狂欢,经过努力人人都可以获取自己的那一份美食,这场盛宴远远还没有到落幕的时候。

  
为梦想而战,我的学习生涯就从这里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PLC编程入门|电工基础知识_电工最常见电路_电工学习网_工业之家电工技术培训论坛 ( 蜀ICP备2023017387号-1 )  

GMT+8, 2024-4-30 02:07 , Processed in 0.1118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