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plc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是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因此,分析研究plc应用中如何发挥可靠性和抗干扰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新一代的工业控制器,因其具有通用性好,实用性强,硬件配套齐全,编程方法简单易学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纺织、电子、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PLC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可达几万小时以上。 可编程控制器是专门为工业控制设计的,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厂家采取了多层次抗干扰措施,使系统能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与强电设备一起工作。 但是如果plc的工作环境过于恶劣,如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振动和冲击过强,以及电磁干扰严重或安装使用不当等,都会直接影响plc的正常、安全、可靠的运行,加上外围电路的抗干扰措施不力,而使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故障。 因此,在PLC控制系统设计中,要提高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一是在硬件上采取措施;二是在软件上设计相应的保护程序;所以,在PLC控制系统设计中考虑相应的抗干扰措施是必需的。 PLC控制系统干扰源 plc系统的干扰源根据其来源分为内部干扰源和外部干扰源。 内部干扰源主要包括:由于元器件布局不合理造成内部信号相互串扰;线路中存在的电容性元件引起的寄生振荡;数字地、模拟地和系统地处理不当。 外部干扰源包括:供电电源电压波动和高次谐波的干扰;开关通断形成的高、低频干扰;动力强电信号在系统中产生感应电势引起的干扰;其它设备通过电容耦合串入控制系统而引起的干扰等。 干扰途径 plc控制系统受到干扰的主要途径是电源线、输入、输出线和空中等部位。电源被干扰后,plc控制系统的供电质量变差,引起plc控制失灵。输入、输出线被干扰后,出现输入、输出控制紊乱。空中干扰主要以电磁感应、静电感应形式使plc的cpu出现误操作。 抗干扰措施 所有电磁干扰都是有3个基本要素组合而产生的,即电磁干扰源、被干扰接收机以及传输通道。相应的对抑制所有电磁干扰的方法也应从这3个要素着手解决:最大限度的抑制干扰源;阻隔耦合通道或衰减干扰信号;降低系统本身对电磁噪声的灵敏度,提高自身抗干扰能力。 plc控制系统中的干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抗干扰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有效的抑制干扰。另外,还需说明的是,由于电磁干扰的复杂性,要根本消除干扰影响是不可能的,,因此,早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组态时,还需要在软件方面进行抗干扰处理。
|